读《江城》,过生日

0

最近这几天在读《江城》,《江城》讲述了美国人何伟1996年来到中国的江城涪陵,何伟作为涪陵师专的教师两年里的所见所闻。不经意间读到的这本书,发现书写的很好。

《江城》原文是英文写成,我看的这本中文版是李雪顺老师翻译的,李雪顺也是书中被写过的人物之一。翻译出的版本没有任何的翻译腔,好像就是译者自己写的作品一样。本来想一口气读完,但30多万字的中文版本,可能读了十几个小时才读完。

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记录了中国城市变迁中的人和事。对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的观察和描写感到惊艳。他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记录生活本身的细节,又能对比自己外来者的视角,得出很多群体习惯和社会教化总结。看完才发现,描写的都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细节。

我每次读这种纪实作品,我都会从中去照镜子,从里面认识自己的群体性。每当我遇到困惑和无法解释的迷茫时,总会出现一本书能告诉我,我的很多问题或者可以从群体中找到共性。

有时候我们身在其中,深陷其中,找不到任何思路来闯出迷茫的现在。但从旁人的眼里,我常常发现,很多迷茫、追求都是时代和社会带给我自己的枷锁。能有人带着我去看一看,原来,有这么多人都跟我一样在经历同样的迷茫。

我们都在重复他人走过无数次的道路。回顾过去,我选择走那条道路,好像无关紧要。因为,我现在的发展阶段,已经有无数人越过去了。如果能有机会到更高的阶段看一看,我才会发现,之所以会迷茫,只是自己选择了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而已。自己突破以后会发现,即便这些道路已经有人走过无数遍,每个坑都要自己踩。如何突破自己,

发现新的生活方式并模仿,就是从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教化开始。

每年上班第一天初七,也是我生日。一般就是自己一个人正常上班下班。媳妇也还没回来,所以一个人吃个面,吃块蛋糕,或者吃碗水饺就算过生日了。

我们家没有过生日的传统,在家里过生日偶尔有吃长寿面的习惯。我家流行过生日吃水饺,在我们那里,遇到重要节日的时候都要吃水饺的。不管是过年、中秋、过生日、还是要出行,我妈都是给我准备水饺。

今年过生日,我自己一个人在济南,最感动的莫过于媳妇半夜没睡觉,等着晚上十二点给我发了一句生日祝福,第一次这么早收到生日祝福,把我感动的不轻。

接着还有更大的惊喜,孩子已经可以跟着大人学话了,老婆录了几句孩子跟我说生日快乐的语音。是孩子第一次说,也是我第一次听,突然就觉得幸福感十足。

初四我从家里出发,叫了个滴滴去火车站出门的时候孩子孩子睡午觉。等滴滴车一出发,我就想应该出门前再去看看孩子,以前觉得,电视上演的父母出门亲不够孩子是矫情。现在自己亲身感受了,才发现还没出发就开始想了,也变得矫情了。在动车开起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想孩子。

但真正到了济南,呆几天以后,又觉得恍惚,好像自己就是单身一人在外面工作一样,如果不是每天跟媳妇视频和聊天,都觉得好像自己还是单身一个人的状态呢。

听到孩子熟悉又陌生的说生日快乐的时候,那种思念又回来了,让我感到好像还有些目标没有实现,需要赶紧一点成长和进步。时光总是很快就会溜走,一晃孩子都两岁了,那些年给自己吹过的牛都还没实现呢。

我妈中午就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吃包子?我说还没有,等晚上回去着吃。我妈叮嘱,自己回去找个地方买一盘包子吃。

我答应着。但初七,附近的水饺店都还没开门,卖纯素馅的水饺的更少。我下午去了一家水饺店,没有纯素馅的,我也就不想再找了,直接去隔壁的超意兴吃了个快餐。

晚上我妈又打电话来,我没接着,我估计是问我吃了水饺没有,我不想说个谎,就没往回拨。

9点多我哥也发视频给我,我一直在看《江城》,也没看到。等十点了我问我哥睡了没。他说在家爸妈家吃饭,当时准备祝我生日快乐的,我妈也让问问有没有吃的包子。

我没给回,又继续去看书了,一般这种情况下都是简单的寒暄一下,也就没必要回过去了。

今天我妈打过电话了,我问我哥回去开工了吗?我妈说我哥正在在跟我叔喝着酒。明天去干活,但是换地方工作了,具体去哪我妈也不太清楚。我很惊讶,年前我哥还说的是要继续回去郯城工作的。

我哥跟我说了一会,说是他小舅子又给找了个新活,要去江苏舟山,这个新工作工资高,这两天刚去郯城办了一下离职手续。

我问活怎么样?换活了没有?

我哥说活换了,不是干电焊了。是干其他活。

我问,工资怎么样?

我哥说,就是对比了一下工资,比在家门口给的高,一天二百七八,一个月能挣个八千多,管吃管住。想了想还是要出去,只有出去合适的活才能挣的多一点。

我哥说,以前老想在家门口,现在觉得还是要出去,要不然攒不下钱,在家里工资太低了。出去挣的多,吃住不用花钱,就是抽烟花钱,这样能多剩下点。就是远点,平时回家麻烦一点。

我觉得也是,孩子也都上学了。有时候离不开家,其实在郯城工工作也是一个月回家一次,去舟山以后可能回去的更少了,但也可以多赚点。

离开和改变,每个人都在想,如何多赚一点,工作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赚钱,那里钱多去哪里呗。我们这一代农民工,现在就如同江城作者何伟的媳妇张彤禾写的纪实《打工女孩》一样,出去就是为了摆脱旧的生活模式,奔向更好的生活。

只不过我觉得,我们比她们写的那一代晚了一个时代,九几年就有第一次农民工打工潮。我们只是走在一代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老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能不能在别人的经验之上,是不是有机会可以弯道超车,加速进入下一个阶层速度。

说起读《江城》,其实江城这本书只是我测试时发到自己的kindle书库,没事的时候翻看了一下,就看上了瘾。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本书好像有些之前看《打工女孩》的感觉,包括题材,叙事的角度,作者自身对于观察群体的感情和感觉都一样。

这两本书都是使用的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素材收集和整理,《江城》作者何伟,我觉得是带着更多的了解中国城市的目的来做中国做志愿者的,顺便写了一本书的样子。

而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就是明确奔着田野调查去的。知道两个作者是两口子,还是我在读完《江城》的译后记,其中提到何伟的媳妇是张彤禾,发现原来看的这两本书的作者是两口子。现在知道了再回忆,又觉得在读《打工女孩》的时候,我就关注了作者张彤禾,知道她是美裔华人,也听说他的丈夫也写了几本关于中国的书,而为名字就是何伟。

但《江城》读完以后才对上号,有些事情就是会如此巧合,然后就发生了。

还有另外一本关于田野调查的经典作品,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也是首发国外,后来才能国内发行的。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读一读。另外的费先生的《乡土中国》、《生育调查》都可以读一读。基本上都是在讲述我们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人的特点和缺陷的。

后面有空还想再读的读何伟的《寻路中国》。

从小村庄、大群体、小城市的变迁逐步了解,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到底是被编入了什么程序,是不是还有机会改写自己的操作系统?

发自我的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