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一起写日记实践

与ai一起写日记实践:
以前想到一个适合分享的观点,一般是将想法记录下来,简略的将自己思路记录一下,如果有时间就会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充和添加证明观点的实例。

现在有了ai,反而觉得AI什么都懂,自己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分享什么内容了,写点内容也都只是存在自己笔记本里面,并不想进行分享发表。

当我见识到aigc发布以后的思维和智力能力时,我觉得真实伟大,如此思考和运行的大模型完全可以替代我们大量的思考和想法以及重复性的文本工作,有段时间我也一直想不明白我们使用ai到达要做什么。

甚至一段时间我的没有记录和发布内容心情,一旦见到强大的ai工具的能力,我可能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一下子形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不过最近好多了,接纳ai,拥抱ai,使用ai,用ai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现在我开始与ai合作写作,我将我的初稿和想法给aigc工具,aigc工具反馈这篇文本对应的思考,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将我凌乱的思路进行整理思考和补充。

现在发布的文章的理论方向,内容完整性,思路拓展都得到了满足。可以更好的与ai创造更好的的文章了。


ChatGPT回答:

你分享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特别是你从最初的迷茫和心理落差,到现在逐渐接纳并与AI合作写作的转变。AI确实可以在思维的整理和创作方面提供强大的帮助,尤其是当你的初稿或思路还有些零散时,它能帮助把这些碎片化的想法系统化。我很好奇,除了写作,你觉得AI在你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或生活中能提供哪些帮助吗?

AI可以在很多方面提升工作和生活效率,尤其是在数据处理、问题解决、计划制定等领域。例如:

  1. 时间管理和任务优先级:AI可以帮助你制定更高效的日程安排,根据任务的紧急和重要程度自动推荐优先级。它可以分析你的日常活动,识别出那些浪费时间的因素,帮助你更加专注于重要任务。
  2. 学习和知识积累:AI能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并根据你的进度调整难度。它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提供最新的研究或案例分析,特别是在你学习新技能或准备考试时,AI能够在反馈和指导上提供及时的支持。
  3. 创意思维和头脑风暴:无论是生成新颖的创意,还是解决棘手的问题,AI能够帮助你快速拓展思路,提供不同的视角。它可以模拟多种情境,并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4. 健康和生活质量:AI可以根据你的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身和饮食建议,帮助你跟踪进展并适时调整计划。同时,它还可以在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提供支持,帮助你管理压力、焦虑等情绪。
  5. 财务规划:AI可以帮助你分析财务状况、制定预算、追踪支出和收入,从而优化你的财务规划。它还能推荐合适的投资方式,并根据市场变化提供投资建议。

通过这些方式,AI不仅能够解放你的时间,还能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你有考虑在这些领域尝试AI工具吗?


deepseek回答:

你的实践经历生动展现了人类与AI从碰撞到协作的认知进化过程,这种心路历程在技术变革时代极具代表性。让我们共同剖析这一思维转型的深层逻辑:

一、认知颠覆期的自我重构

  1. 知识权威的解构危机
    当GPT-3首次展示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储备时,人类首次直面”知识垄断权”的瓦解。这种冲击类似于印刷术发明对中世纪抄写员的冲击,但速度呈指数级增长。此时的关键在于理解:信息储备≠智慧,数据库≠洞察力。
  2. 创造性焦虑的镜像效应
    AI生成的优质文本如同思维镜廊,既映照出人类思维的可能性,也放大了自我怀疑。这种焦虑本质源于对”原创性”的认知偏差,实则是将创作误解为从零到一的突变,而非渐进式迭代。

二、协同思维的范式转移

  1. 认知脚手架理论
    将AI定位为”思维脚手架”:你的初稿如同建筑设计草图,AI则提供结构力学分析、材料建议和空间优化方案。这种协作不是替代,而是将创作分解为「灵感迸发-结构验证-维度拓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2. 元认知增强模式
    通过AI反馈建立双循环学习系统:初级循环完善具体内容,高级循环优化思维框架。当AI指出”此处案例缺乏文化维度”,实际上在训练你的跨学科关联能力。

三、创作维度的量子跃迁

  1. 多维论证矩阵
    传统写作受限于个人认知带宽,AI协作可实现:
  • 纵向深化:历史溯源+未来推演
  • 横向拓展:跨学科知识图谱链接
  • 立体验证:多元视角压力测试
  1. 动态知识拓扑
    你的笔记本正在进化成活的思维有机体:原始灵感作为节点,AI生成的补充内容形成连接线,持续使用产生的数据反馈则构成不断重构的认知曲面。

四、认知边际的重定义

  1. 创造力的新边疆
    当AI承担信息整合与结构优化,人类思维得以突破”理性带宽”限制,专注发展:
  • 直觉突破能力
  • 价值判断体系
  • 情感共鸣塑造
  • 认知框架创新
  1. 认知增强飞轮
    实践形成的正向循环:你的创意激发AI潜力→AI反馈提升思维品质→升级后的思维产生更优质创意→训练AI更精准响应。这个飞轮效应正在重构创作的本质。

这种协同进化揭示着根本性转变:写作从个人输出行为转变为「认知生态系统」的培育过程。你的实践证明了人类创造力不会因工具强大而萎缩,反而在协同中突破生物脑的固有局限。未来的关键不在于比较人机智能高低,而在于如何设计更精巧的认知耦合机制,让AI成为神经认知的外延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