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跟媳妇回青州。决定开车走高速,从家的到附近的高速入口上高速,一路开车走了两个小时,就到了青州。
刚上高速没过多久就遇到一个被撞死的狗,狗身上还带着牵引绳,一半身子已经被车给压烂了。现场血肉模糊。高速公路上也没人会管,只是会让后面车辆看不见而躲避不急的。
我跟媳妇调侃说,这可能是虐狗的,故意把狗带上高速,然后把狗扔到高速路上把狗撞烂以达到获得虐狗的目的。
因为自己家的狗会仔细看管好,而高速公路沿线为了防止人员、家禽随便进入,都是建设了隔离网的。一般的人和动物都是进不来的,所以我觉得可能是故意扔下车的。
后面路上又遇到几个被压烂的狗尸体,有几个已经被压的只剩一点骨架,有的狗头被压烂了。整个就是血肉模糊的状态。
高速行车过程中安全第一,很少有人会为了避让一条突然出现狗而把自己的安全置于危险之下。感兴趣可以搜一下,高速上行车遇到突然出现的狗,到底撞还是躲?
高速上到了临朐段,我后面一辆车超车,眼看着在两车之间把一个行驶速度不快的面包车别了一下,把面包车都别到了路边的样子。
这种情况在高速路上简直就是拿自己生命在开玩笑,不敬畏概率,总觉得自己车技好,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抢一点速度,我理解不了他们的想法。只是心存敬畏的提防着周围突然出现这种突发情况。
太阳一天都没出来,天气很冷。车内外温差比较大,路上一路上都有雾,有些路段雾比较大,还下小雪和雨点的感觉。
需要一路上调整暖风、雨刷、雾灯、车窗。
开开暖风,我觉得热,但还是要不定时的开一会,要不然前玻璃上会有哈气,导致看不清路,前半段我没调空调风向,一直在冲着腿吹,除雾效果总是不明显,后半段看到这个问题,调整到吹前窗才快速见效。
因为有点热,就想着开窗透透气,开窗控制玻璃我一直找不到感觉,不是开大了就是开小了。
有几段路,进入以后前车窗上就有一些模糊,好像是落上了雪花或者是结晶了。用了雨刷来回擦,需要擦几次才能看清楚路况,雨刷前面几次擦完,前车窗是很模糊的阶段,这个时候是是个危险期,因为视线也是模糊的。跟车里有一层哈气浮在车窗的时候类似,视线范围内就是模糊的。这个时候只能减速,仔细观察路面情况。
路上遇到大雾,可见度低的路段需要开雾灯,polo车上的雾灯需要外拔才能打开,我不会用,自己只是打开了示宽灯,并没有打开雾灯。遇到雾大的路段只能先打开四闪灯,用紧急警示按钮打开四闪灯光,代替雾灯。
我观察了一下,一路上都没有开雾灯的,都是以示宽灯和四闪灯为主,难道都不会用雾灯功能?
高速行车,我还是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完全不敢掉以轻心,一路上紧握方向盘,不挑战概率,所以车跑的也慢,导航预计102分钟,我跑了125分钟。
导航用的高德地图,跑完发现高德地图有每次导航形成的驾驶评分,我这次得了95分,有两次急刹车,超速两处,最快时速122公里。再看了其他几次的导航记录,很少有满分的,不是有急转弯就是有急刹车。
虽然评价不一定客观,可以作为参考数据,回顾自己整个行车过程,还能分析自己的行车轨迹。如果智能车系统嵌入这种行驶报告和数据以后,除了可以根据行车记录针对个人的行车安全提供建议,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行车习惯针对性的评估理赔风险,给出更高或更低的保费。
有了个人驾驶数据的加持,以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的专业安全驾驶培训也许能成为可能。一对一实施高风险的驾驶习惯保护和改进驾驶习惯。
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普及以后,我们开车过程中能完全信任电脑的计算和选择吗?是不是可以让驾驶员真正放松警惕,而自己在路上做点别的事情。我想在我们这几代可能很难养成完全信赖自动驾驶技术的习惯。
因为我们总会担忧前面车上突然跳出一只狗来,更害怕与有不确定性格的人相处,行车中最需要预防的就是不确定性风险。如同虐狗一样的不确定人格,根本无从得知是谁,会在什么地方出现一条狗。如果让机器来驾驶遇到这种情况选择撞还是躲闪?
或许没人有答案,但至少自动驾驶技术能在大家都遵守规则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都是自动驾驶的封闭园区,没有人的不确定性,只有机器和代码的确定性。
想想真的很神奇,也许有一天自动驾驶技术真的可以普及开来。那时候生活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