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学习和写作的能力

0

因为工作关系,有时需要旁听或参与一些会议学习,但是有些内容其实与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关联性。但人必须要到场去看着,增加一个备用的人做保障。

而作为技术服务的人员,一般是开始准备的时候忙碌,等活动开始走起来了就没有什么事情了,主要的工作是做一些应急的处理。可是往往是整个活动里面从介入最早的一波人,而收尾也是最晚的一波人。所占用的的时间反而是最长的,但中间时间有一段时间主场不是我们的,我一般是跟着活动一块学习一下,但是最近总觉得要把中间不是自己主场的时间也要利用起来。

开始尝试把这些时间用来做点什么事情,比如写写文章,但是还想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比如在人群里用用语音写文章。但是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是很在意别人的目光,觉得在人群中用语音写文章,好像一个傻子一样,写文章需要组织的语言与现实交流中还是不一样,会让人感觉很另类。

所以总想写一写如何能够在自己的独处时间之外还能持续的产生内容,产生积累。那就要练习在人群中做自己的事情的能力。在人群中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很多人可以很自若的在人群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我就总会顾及自己的形象,总觉得自己一旦有一点怪异的行为就会被别人注意一样,就会感觉不自在。把关注度都放到了别人的关注上,或者是别人目光与评价里。

这样不去行动的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一些必须争分夺秒去干的事情。空闲的一段时间用来学习?总觉得学习可以先放一放,等有大段时间了再去干吧。

用来写作?语音写说不出口,输入法写又觉得没有语音快,没有效率利用时间也是浪费,不行,要找个合适的事情。

用来读书,周围环境太吵,没有看书的氛围,而且看的书也不是刚需,太厚的书看一会也看不了多少。不如不看,看了也可能碎片化忘掉。

那不如做些其他事情,做点什么呢?时间已经过去了。新的事情自己找上门了,又要去干别的事情了。

那为什么一直被动的去处理事情,别人找了就去做,而不是提前规划好要做什么事情?是因为做的事情不够有兴趣?还是主动性不够,还是因为事情做了太多感到没有意义?

我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定位出现问题了,对日常所做事情的认同感降低了,而很多事情做好、做坏的影响与自己的个人收获不挂钩了,做一件事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目标,而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和待遇,也不能解放自己的双手和时间。

既然时间被占用来做自己感到没有意义的事情,就会觉得时间是浪费的,那么就会被动的处理事情,来了事情就做,做完就完了,也不再考虑事情带来的目标是什么。

很明显,如果事情不能带来正向的反馈,必然没有目标感,也就缺少主动的动力。好像很多工作中的障碍就是这么来的,大家的目标感不一样,我们费了大力气,却发现为别人做了嫁衣,自己反而是义务劳动。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总会打击积极性,甚至就会产生逃离的想法,如何把积极性调动起来,短期见效的刺激就要有体现。

如果一直被动的去推进事情,做多了就会让人不知道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在哪里,重复的事情做的多了,人就变得麻木了,麻木了以后的结果,就是发现找不到目标感和获得感了。

定位出现问题了,没有把自己放到带领者的位置上,就不会做带领者的决策,也不会做代理者的决策。找准自己的定位,锁定目标,做事的时候自然有紧迫感。但也不要安排的太满了,有时间的时候,不妨多思考会复盘一下最近做的事情,比一直感觉浪费时间好。

有合理目标的紧迫感不会制造额外的压力,只有没有任何目标和目的的浪费时间感才会制造焦虑。做一点成长有益的东西就可以,别把自己当做主角,就可以从人群中把自己独立出来了。

毕竟,主角是那个站在台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