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值得重读,不同时候能读出不同感受

我在读书的时候总想一次把整本书一字不落的都读完,看电影也希望一个情节也不落下的看完,因为总感觉一本书上的每一段文字都有他们存在的必要,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剧情需要。因为看书、电影看的太细。看电视剧也这样细看,总想着从头到尾看完,不管剧情怎么样,开始看就要花时间把整部电视剧慢慢看完,看完一部花时间太长,为了不浪费时间,就不看电视剧了。

平时看电影最多,豆瓣标记了600多部已看过的电影。大部分电影和书基本上细细的看一遍,很多年来电影和书都只看一遍,认为自己看的这么仔细,基本上每个细节都能注意的到了。再看很多人总结的书评和影评就觉得很多是在乱解读,因为很多关键剧情他们给忽略了或者没有注意到。以前是真有着这样的盲目自信,后来时间长了,有时候没事就会翻看一下以前看过的经典图书和电影,再一次看的时候发现,自己关注到的焦点居然跟记忆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很多书和电影又看到了更多的故事情节。

慢慢的才发现,自己以前的自以为是是多么幼稚,一部小说,几万字、几十万字,写了这么多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其中的复杂因果关系,自己读一遍就能记住所以细节的想法,简直是太天真。只有自己去重读就能获得新的视角。

也许是自己有了新的视角,但我感觉更多是熟读能生巧,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容易被剧情带着走,不会过于关注还没熟悉的事情和发展。但如果你对这本书读过一遍以后,再拿起来读,有时会跟自己记忆中的内容形成对比,这时候更能看到一些前面阅读被忽视的细节和内容。 一本书读的次数越多,越能读出新滋味。

看电影也同理,看的越多,越能跳出画面去揣摩剧本是如何写的,导演是如何拍的,演员是如何演的。自己读过的小说拍了电影、电视剧就想去看看,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拍出来是什么样子,电视剧又是什么样子。看到喜欢的电影,就想看看是从什么原著小说改编过来的,如果有原著就想追着去看看小说是写的是什么剧情。

现在看到新鲜东西,新鲜产品也想着追根溯源,想去看看第一个原创这个作品的人是怎样想的,又经过了怎样的演进之后到达自己的视线以内并被自己喜欢的?既想看看完整整剧情的好奇心,又带着学习的心态,想学习一下一个创作的发展是如何变化并获得关注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作品最初原创者,如果想把作品推而广之需要走那些路,需要什么样的流程。如果是自己是内容发行商的话怎么找到合适自己发行内容,如何推广,如何对作品进行重新包装?

以前上电子商务的时候有位老师一直强调,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写日记,如果看电影的话建议你们看完电影后重点关注最后几分钟演职人员和制作公司等字幕内容。当你仔细你看完电影最后的片尾就能知道一部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到发行、到上映这中间需要经过多少不同角色人员和不同行业公司的努力才能完成。社会的整个运行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合作,一部90分钟的电影也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携手才能成片和播映。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前要先理解社会是如何合作运行,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很多很多专业的人和公司合作完成。

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人员协调都是很大学问。尤其作为总导演需要协调的环节和人员非常多。除了热爱的工作以外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沟通交流问题,即便是不喜欢与人交流的人,在遇到一个复杂的项目时也必须硬着头皮去交流,去沟通大小事项。

不过看小说,电影,电视剧就爽了,一般小说很少有复杂的人设,大部分情节按照一条主线走。读着读着就入迷了,看着看着就入迷了,简单的故事可以用来代表生活的一面,从而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

一部好的作品让人获得快乐或者悲伤。如果你也不知道看什么书好,就随手找一本以前喜欢的书再读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