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心态还是打工者心态

以一个创业者的心态干工作和以工作任务的心态来干工作。

以前我觉得自己用一个创业者的心态去干工作,然后让自己能够在工作中做的事情不能有头没尾,必须要做完做出成果有产出,达到执行目标。如果一件事接到了就要认真的完成,还要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干就干好。

现在看有些工作好像很多人是按照老板安排一件任务来完成的,不管是不是事情做没做好,但自己时间一到就撤具体事情有没有完成,那是后面考虑的事情,而且事情要不要完成还是看事情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和对自己的绩效挂钩程度,如果干完没有绩效,那就考虑自己随便搞一下,先完成一些交付。

这两种心态对待工作感觉也没有对错,事情如何更好的处理才能获得大的回报呢?

其实这两种工作心态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导向。选择哪种心态并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需要根据你的个人目标、所处环境、职业发展阶段和工作性质来权衡。

以下是对两种心态的分析,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它们以获得更大的回报:



1. 以创业者的心态干工作

优势:

责任感强:你会把任务当作自己的事情,追求结果,关注整体价值输出。

成长快:这种心态促使你主动学习和承担更多责任,积累更高的职业能力。

获得信任:你会被上级视为可靠且有潜力的人,为长远职业发展赢得机会。

风险:

可能过度投入:为了追求结果,可能牺牲健康或私人生活,导致长期精力耗尽。

边界模糊:容易被分配更多工作,因为你“干得好”,但这些未必对你的长期回报有帮助。


适用场景:

处于关键成长期,想要迅速积累经验和资源。

当前项目与你的职业目标高度契合,有助于长期回报。


2. 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干工作

优势:

效率高:注重完成而非完美,不会花费多余时间在“锦上添花”的部分。

明确边界:能够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避免被不相关或低回报的任务拖累。

注重绩效:聚焦于对自己有实际收益的工作,更容易用少量精力换取最大化回报。

风险:

缺乏责任感:可能被上级或团队视为“只干任务”的人,难以承担更高层次的责任。

限制成长:只完成既定任务可能限制自己的能力提升,错过更大的成长机会。

适用场景:

项目与你的长期目标关联度较低,或者是过渡阶段的工作。

你需要明确优先级,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自己更重要的事物上。

如何权衡两种心态以获得最大回报?

1. 明确目标和优先级
在工作前明确你的职业目标和当前任务的优先级。如果一个任务对你的成长和绩效都有帮助,可以采用“创业者心态”;而对你的职业目标帮助不大时,可以选择“任务心态”。

2. 区分“重要”与“紧急”

重要的任务:与你的长期成长、绩效和信任度相关,值得全力以赴。

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完成即可,不必过多投入。

3. 考虑回报与投入的性价比

如果当前任务的成果对你没有直接回报,但可能建立长期信任、提升能力,则可投入更多。

对于低回报任务,要学会合理交付,同时保证工作质量。

4. 设定边界,拒绝低价值任务
不要因为追求“创业者心态”而接下所有事情。可以适度拒绝低价值、无成长空间的工作,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5. 动态调整心态

在职业初期或关键成长阶段,创业者心态会带来更快的成长。

稳定阶段可以用任务心态,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对自己更有价值的项目中。



总结

创业者的心态适合打基础、积累经验和赢得信任,而任务的心态更关注短期回报和效率。最优策略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动态切换,同时不断思考每项工作的长期价值,避免盲目投入或过于短视。